对话诺奖得主诺沃肖洛夫:中国民族乐器演绎大数据乐章
近日,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到访“琴筝之乡”扬州,专程走进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与中心负责人就大数据收集与运用、新型材料创新、智能传感器研发、乐器检测技术等相关领域的合作展开了深度研讨。
图左为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Konstantin Novoselov)教授
正在了解手中的音卓尔AI练琴机系列
和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的总体情况介绍
数字科技焕发传统器乐新的活力
作为自1973年以来世界上最年轻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诺沃肖洛夫教授认为科学一直以来都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引擎。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诺沃肖洛夫教授体验了乐器与科技结合的全新成果:将音卓尔AI练琴机贴置于乐器上,“传统乐器”便可以即时升级为“智能乐器”。结合定向拾音、物联网、音乐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对演奏过程中的奏法、速度、节奏、强弱、流畅性等五个维度进行精准测评,生成可视化的评分结果及分析报告,为乐器学习者带来便捷、智能的体验;在筝好听智能古筝教室,40架古筝均被装上芯片“大脑”,孩子们可以同时演奏且互不干扰,教室内的大屏幕上实时显示演奏情况,老师根据上传数据对每个孩子的演奏进行专业分析,给出个性化建议,从而提高乐器教学的督学便捷性、无感知性与辅导专业性,打破传统琴房练习的数据孤岛。
诺沃肖洛夫教授对此感言道:“将数字科技与传统乐器的结合这一创新点让我印象非常深刻,这为传统音乐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全新的途径和活力。我一直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文化,能看到音卓尔这样的创新,让我对学习和了解中国民族乐器有了更多的兴趣!”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体验加装了音卓尔AI练琴机系列的古筝、古琴、扬琴、钢琴等乐器
并参观筝好听智能古筝、智能古琴教室
中国民族乐器的大数据应用正当其时
在科技不断更迭的当下,大数据正以无形之手重塑着生活的每一寸空间,乐器发展也随之拓展了新的生态边界。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每台乐器的演奏时长、演奏音频、实时温湿度、购买途径等全维度数据一一呈现在诺沃肖洛夫教授面前——正是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把这些海量数据汇聚起来,成为真正有价值并能为乐器行业服务的大数据。通过AI练琴机的反馈,教育主管部门可完成音乐美育教学数据的实时调取、阶段性把控教学进度、生成多维度数据统计报告等动作,最终可产出对美育工作细致、科学的评估标准,为新时代美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不同品牌、制造商可通过数据完成产品设计优化和质量提升,共同推动民族乐器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促进民族乐器文化的传承与普及。
在深入了解大数据中心当前如何收集数据和研发运用后,对于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新的应用方向,诺沃肖洛夫教授指出:“中国民族乐器音乐大数据从无到有是一个创举,我们可以从大数据中发掘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可以从海量练琴记录大数据中发现具备音乐天赋的孩子,从而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规划;从海量的乐器声音物理参数和乐器使用情况大数据中通过人工智能为传统乐器的制作工艺提供改进参考方案,以及为不同地域的乐器使用保养提供适时的建议,等等。”
大数据中心相关负责人向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介绍民乐大数据发展情况
数字科技和新型智能材料的聚合效应将带来更多的创新
在数字科技的推动下,人们对乐器智能化的认知不断提高,对科技化乐器产品有了更为深刻的洞察。
从构划到科研再到现实,音卓尔一直致力于以智能设备为载体,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三位一体解决方案”为科技基础,紧跟时代步伐,为乐器行业装上数字技术引擎,不断拓宽行业边界,实现“AI+音乐”的再创与提升。
在本次访问交流中,诺沃肖洛夫教授还为我们带来了他对于新型智能材料在传统乐器行业革新方面的畅想,他认为以石墨烯为代表的新型智能材料可以为传统乐器的琴弦、原材料和配件等方面提升性能,从而为乐器带来更加优异的声学品质。同时,以石墨烯物理效应为基础的新型智能传感器技术可以在乐器的检验检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他非常乐意与音卓尔合作,一道为中国民族乐器行业发展运用新型智能材料和新型智能传感器技术推波助澜,共同为中国乐器行业的革新助力。
数字科技和新型智能材料技术的聚合效应必将为中国民族乐器行业带来更多的创新。
音卓尔韵绕梁间,珍珠奇缘遇知音
诺沃肖洛夫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除科学家的身份外,他还是一名传统中国画的爱好者和研究者。
在中国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诺沃肖洛夫教授还饶有兴致地弹奏了安装了音卓尔AI练琴机系列的多款中西乐器,在中国民族乐器演奏大数据中留下了他独一无二的演奏录音数据。他还聆听了中国古琴和古筝非遗传承人——田泉先生演奏的古筝曲《渔舟唱晚》、古琴曲《高山》和《流水》。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现场聆听田泉先生演奏
值得一提的是,中午宴请用餐时,诺沃肖洛夫教授从一道菜的河蚌中吃出了一颗晶莹饱满的白色珍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珍珠是鲛人的眼泪,是吉祥、富贵和幸福的象征。收到了如此美好的祝福,诺沃肖洛夫教授不禁赞叹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让他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温度与深度。
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教授从河蚌中吃出的珍珠引起了大家的关注